四川自考网首页 > 历年真题 > 教育类专业 > 正文

四川2018年1月自考00442《教育学(二)》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05-01 12:40:00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四川2018年1月自考00442《教育学(二)》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是( A )
A、教学策略
B、教学原则
C、教学任务
D、教学组织形式
2.在德育过程中引申出来的有关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B )
A、德育规律
B、德育原则
C、德育方法
D、德育目标
3.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 D )
A、班级上课制
B、分组教学
C、导生制
D、个别教学
4.“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A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间接性
5.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 B )
A、直线式与分支式
B、直线式与圆周式
C、圆周式与分支式
D、圆周式与螺旋式
6.于1966年正式提出隐性课程的是( B )
A、布鲁姆
B、杰克森
C、斯金纳
D、班杜拉
7.“师者,人之模范”这句话所反映的教师的劳动特点是( A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广延性
D、协作性
8.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D )
A、德育的问题
B、智育的问题
C、体育的问题
D、素质教育的问题
9.《学记》中“学不躐等”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D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0.按照教学任务,参观可分为( C )
A、生产性参现、历史文学性参观、科学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自然和科学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C、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D、生产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11.处于生理上的“急变期”的是( B )
A、小学生
B、初中生
C、高中生
D、大学生
12.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B )
A、选择、定向、保持、应用
B、选择、领会、保持、应用
C、定位、分解、保持、应用
D、领会、定位、熟练、应用
13.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C )
A、自我批评
B、立志
C、慎独
D、座右铭
14.“学科结构论”的提出者是( D )
A、杜威
B、拉伊
C、布卢姆
D、布鲁纳
15.人格PAC理论的提出者是( A )
A、伯恩
B、班杜拉
C、奥苏贝尔
D、斯金纳
、判断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6.古代教育的特征有:阶级性、等级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
错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
17.我国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主要有:对立型、依赖型、组织型和非正式型
错误。放任自由型和民主型。
18.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作业、辅导、实验和实习
错误。讲座和参观。
19.学生教育的方法有:说服教育、锻炼、榜样和示范、讨论、读书指导和演示
错误。修养、陶冶和评价。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0.美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系列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隐性课程亦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克森在1966年正式提出,之后影响到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并形成不同的派别。
22.教学大纲
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反映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23.练习法
为形成一定技能、技巧,培养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多次完成某动作或活动方式的教学方法。
24.陶冶法
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人。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5)学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
(6)学生的社会地位是一个学生权力的问题。
26.简述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答: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27.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
答:
(1)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行为的训练。
(2)一般是从知开始,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3)但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
(4)品德的培养可以以任何一个环节为开端。
28.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答:
(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
(2)学生的定型期望。
(3)班集体的特点。
(4)教师的行为方式。
29.简述隐性课程的功能
答:隐性课程的功能:
(1)陶冶功能;
(2)育美功能;
(3)益智功能;
(4)健体功能。
30.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答: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必不可少的手段;
(2)教育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3)教育具有交流、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试述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答: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
(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32.试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答:良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1)父母的表率作用。
(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
(3)父母的文化修养。
(4)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5 四川自考网(Sc.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四川自考网(Sc.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