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考网首页 > 考务考籍 > 正文

四川巴中市疾控中心新冠疫情健康提示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4-07 15:21:18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四川巴中市疾控中心新冠疫情健康提示
近期,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省成都、乐山、遂宁、德阳、资阳、凉山、南充等地相继在外省返川人员中发现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为进一步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巴中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
一、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信息,重点关注上海市,吉林省,四川省成都市、乐山市、遂宁市等地疫情情况。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以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主动查看14天内是否到过涉疫地区,是否与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是否收到提醒短信,或健康码变为“红码”“黄码”。如有以上情况,请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并主动进行核酸检测,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二、倡导省外来(返)巴人员合理安排行程,不经过涉疫地区。抵巴后(特别是从近14天内有阳性感染者的地市来返巴人员),在24小时内尽快做一次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不外出,不聚集。
三、要继续保持个人防护意识。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分餐食、用公筷、一米线等卫生习惯,保持简约的生活方式。配合做好扫码、亮码、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四、加强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即便症状比较轻微,也不要自行服药,应佩戴好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快到就近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配合医务人员调查,如实告知旅居史和人员接触史。
五、加强对行程卡的查验和风险人员排查。高速路出口、机场、车站、码头、酒店、宾馆等要加强行程卡的查验,对行程卡带“*”的,进一步排查是否曾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是否具有上海、吉林等地旅居史,再根据情况落实相应防控措施。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持续排查往来人员有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病例接触史,对14天内有上海市、吉林省旅居史的职工开展摸排、信息登记和健康监测。
六、加强重点场所防控。各类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核验行程卡和健康码、督促戴口罩、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避免人员聚集。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网约车应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司乘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景区景点、餐饮单位、室内公共场所、密闭场所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从严管控大型活动、展销等聚集性活动。
成都市来(返)巴政策
3月29日15:00-4月5日06:00从成都市来(返)巴人员,进行三天两次核酸检测。4月5日06:00以后的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检测报告,抵巴后24小时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如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在抵巴后进行3天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核酸结果未出之前自行居家健康监测,不外出,不聚集。
上海市、吉林省来(返)巴政策
对3月24日至28日期间有上海市旅居史的来(返)巴人员,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未严格落实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从即日起实施居家隔离直至离开上海市满14天为止(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的,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的要做好上门采样服务),第1、3、7天进行咽拭子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
对3月29日以来,有上海市旅居史的来(返)巴人员,实行居家隔离(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的,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的要做好上门采样服务),第1、3、7天进行咽拭子核酸检测,直至离开当地满7天为止,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
14天内从上海市周边省份(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来(返)巴人员,查验行程卡、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若发现有上海市旅居史的人员,实施相应的居家或集中隔离措施。
对有7天内吉林省旅居史的来(返)巴人员,实行居家隔离(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的,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的要做好上门采样服务),第1、3、7天进行咽拭子核酸检测,直至离开当地满7天为止,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
广大群众如有需要可拨打各级疾控中心电话咨询。
巴州区疾控中心 0827-5222726;
恩阳区疾控中心 0827-3368766;
平昌县疾控中心 0827-6222065;
通江县疾控中心 0827-7234343;
南江县疾控中心 0827-8222740;
巴中市疾控中心 0827-5266955。
巴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4月7日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5 四川自考网(Sc.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四川自考网(Sc.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