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巜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推动产业与教育融合发展,推进自学考试改革及高校信息化发展,满足行业发展新业态的人才新需求,由四川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2018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产教融合一一新工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于2018年7月6一7日在成都明悦大酒店如期召开。教育部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教育与考试中心、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和其它部分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负责人等共计32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教育与考试中心副主任滕伟首先从行业发展与国家产业布局的角度介绍了“产教融合——新工科”提出的时代背景、新工科的内涵及其表现特征,指出新工科建设是对时代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产教融合是实施新工科建设必由之路,工信部愿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配合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为产教融合搭平台、建标准。高校也应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环节有大的改革与突破,从而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自学考试处曹国栋处长充分肯定了我校在自学考试综合改革中所取得的突出业绩,此次“产教融合——新工科”专业建设研讨会也属于自考改革的一部分,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坚决支持和鼓励主考高校做有益的探索。希望四川大学认真策划,组织专家充分论证,考试院将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共同推进我省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
全国考委电子电工信息类专委会委员、原西华大学副校长朱晋蜀教授结合我国工科建设现状,对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促进新工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青岛大学薛永先副院长作了《新工科——计算机前端行业人才的发展趋势》主题报告,分析了计算机前端行业人才应用领域、人才需求现状及面临的困境等,提出新业态发展下的计算机前端行业人才培养思路与举措:(一)坚持以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为导向;(二)秉承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原则;(三)打造应用型前端开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训机会和实训条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就业,稳就业,解决现阶段计算机前端行业人才缺口现状,助力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新工科建设以及智能制造业发展夯实基础。
北华大学付子昱副院长作了《新工科——行业认证与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模式》主题报告,从成人学历教育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建设应用型新工科专业尤其是计算机类工程本科专业进行深度思考,并借鉴国际与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积极探索行业认证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黄太送对新工科软件工程(计算机前端方向)专业设计作了介绍。他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和新业态、新工科的人才需求出发,分析了自学考试新工科巜软件工程》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将自学考试新工科巜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与行业证书课程深度融合,打造新工科、动态型专业课程标准,建立完善的、有生命力的课程体系,在自学考试中有力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政策。我校自学考试新工科巜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无论是在师资力量、技术服务、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还是在学习成果转换体系建设等方面均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会上,与会专家与教师代表们主要围绕校企合作、行业证书与自考课程学分互认和自考信息化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琚生根教授、四川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刘娅教授、河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刘浩副院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王燕主任和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总经理助理董旭等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宝贵的意见。
四川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冉蜀阳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并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四川大学在建设双一流的征程中,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学科优势,对信息技术建设非常重视,我们此次自学考试新工科(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正是对学校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和有益尝试,我们将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环节大胆改革,积极创新,努力践行产教融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
(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严宇 秦素碧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