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因研究、科考等而促成森林游憩活动的游憩者类型为
A.修学型
B.康养型
C.观赏型
D.事务型
2.游憩主体对审美对象审美特性的认识过程属于
A.游憩审美
B.游憩创造
C.游憩想象
D.游憩理解
3.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重视代内公平,也要重视
A.地区公平
B.国际公平
C.人与物的公平
D.代际公平
4.嗅觉美的审美享受的主要特征为
A.心理快感
B.认知快感
C.生理快感
D.生态快感
5.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的是
A.湿地公园
B.荒漠公园
C.森林公园
D.科普馆
6.形象美最重要的展现形态之一是
A.意境美
B.雄奇美
C.技术美
D.造型美
7.森林防火方针是预防为主和
A.坚决消灭
B.宣传为辅
C.积极消灭
D.灭火为辅
8.大幅度季节性温度波动对物种生存有
A.限制作用
B.促进作用
C.保护作用
D.协同作用
9.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命支撑系统是
A.草地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河湖生态系统
10.森林游憩价值构成的形态包括有形价值和
A.原始价值
B.增值价值
C.无形价值
D.经济价值
11.审美感受的层次有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
A.悦志悦神
B.悦志悦意
C.悦心悦志
D.悦意悦神
12.审美理解的四个层次分别是感知、想象、情感和
A.知觉
B.理解
C.理想
D.趣味
13.构成森林游憩基本要素的是森林游憩主体、森林游憩客体和
A.森林游憩媒介
B.森林游憩宣传
C.森林游憩法规
D.森林游憩管理
14.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时代性、民族性和
A.国际性
B.地区性
C.趣味性
D.阶级性
15.森林植被群落中的主体是
A.乔木树种
B.灌木树种
C.草本植物
D.微生物群落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判断下列各题划线处的正误,在“答题卡”的试题序号后,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予以改错。
16.森林游憩活动的载体称之为森林游憩
主体。
17.兰之清雅兴,竹之高风表现的是森林游憩审美中的
结构美。
18.森林游憩区可能存在的
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崩塌等。
19.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只能在其
实验区内进行。
20.
人文资源景观包括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和天象景观等。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审美想象
22.地质地貌景观
23.再造想象
24.生物环境
25.森林游憩动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26.如何在森林游憩活动中实现环境保护?
27.简述森林游憩审美需求产生的原因。
28.简述森林游憩资源的特征。
29.简要分析森林游憩动机的基本特征。
30.简述中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趋势。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31.试述森林资源的游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