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考网首页 > 复习指导 > 模拟试题 > 文学 > 正文

四川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全真模拟试题(二)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08-05 16:20:43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四川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全真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认为,美感是一种特殊的( A )
A.精神感觉 
B.感性认识 
C.思想情操 
D.理性认知
2.《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发表于( A )
A.1905年
B.1910年
C.1917年
D.1924年
3.“他的全部观.....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这句话出自( B )
A.《列·尼·托尔斯泰》 
B.《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C.《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 
D.《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
4.“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其含义是( C )
A.任何人都是典型 
B.任何具有鲜明个性的人都是典型 
C.艺术典型应当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 
D.凡是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都具有代表性
5.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首先强调的是( D )
A.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B.目的和手段的冲突 
C.善与恶的冲突 
D.两种真实的冲突
6.马克思批评拉萨尔“席勒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是指其剧本中的人物( B )
A.没有表达时代的声音 
B.写得太抽象、概念化 
C.时代精神表现得十分突出 
D.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见解
7.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历史悲剧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内容应当( D )
A.同历史完全一样 
B.不加虚构 
C.是真正革命阶级的悲剧 
D.符合历史的本质真实
8.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理论基础的哲学出发点是( B )
A.真正的人 
B.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C.有意识的人 
D.想象或设想的人
9.一般现实主义和充分现实主义的区别在于( D )
A.是否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 
B.是否敢于直面现实社会 
C.是否有明确地倾向性 
D.是否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0.谁拥护民族主义,谁就是民族主义的( B )
A.敌人 
B.市侩
C.朋友 
D.刽子手
11.列宁说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应当成为“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这一说法的含义是( C )
A.完全抹杀了文学事业的特殊性 
B.把文艺看成了无足轻重的小零件 
C.意在比喻无产阶级文学同整个革命事业的关系 
D.导致了文艺刻板一律的公式化
12.毛泽东指出,解决文艺问题的方法应该是( D )
A.政治参与 
B.行政干预 
C.武力战争 
D.文艺批评
13.“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句论断出自于马克思( B )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C.《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D.《德意志意识形态》
14.毛泽东认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实质上是( A )
A.文艺的根本方向问题 
B.题材选择问题 
C.艺术形式问题 
D.作品语言问题
15.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句话的意思是( D )
A.生活是文艺的源泉 
B.前人的艺术是文艺的源泉 
C.文艺受其他民族的影响 
D.文艺有继承性
16.在马克思看来,所谓“自然的人化”就是( B )
A.理念外化的产物 
B.人类实践的结果 
C.自然自身的演化 
D.自然被想象为人
17.斯大林认为,描写战争的小说( D )
A.应当引起对战争的恐惧 
B.必然煽动读者的战争狂热 
C.必然陷入资产阶级和平主义 
D.必须首先区分战争的性质
18.提出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统一的文艺批评标准的县( B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斯大林
19.“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恩格斯 
B.列宁 
C.马克思 
D.斯大林
20.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不应该“用我们的成绩来平衡我们的缺点”,而应该用“成绩来超过(或盖过)缺点”,基本意思是说( C )
A.任何作品都应以歌颂成绩为主 
B.文学作品应该用成绩掩盖缺点 
C.应该从整体上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 
D.社会主义文学不应该揭社会主义生活的缺点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之一
答:恩格斯提出的,他认为巴尔扎克能够正视现实社会,违反自己所处的阶级,真实地反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22.莎士比亚化
答:马恩提出的观点,他们高度赞扬莎士比亚的创作方法,能够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席勒式创作方法不一样。
23.文艺的源和流
答:毛泽东提出的,指出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是源;而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从而说明文艺作品是第二性的,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这个观点很好地解决了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4.真正艺术家的勇气
答: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的,他称赞哈克奈斯在创作作品时,敢于冒犯傲慢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真实地写出救世军的实际活动,并且敢于把无产阶级姑娘被资产阶级男人勾引这样一个老故事写出新意。正是由于女作家具有这样的勇气,她才能达到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这种勇气是一切真正的艺术家都应当具有的。
25.未来戏剧的理想
答:恩格斯提出的,恩格斯对于未来戏剧的理想是:第一,未来戏剧要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被意识到的历史内容:第二,要具有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
三、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6.艺术发展和物质发展是不平衡的关系,所以,艺术发展和物质发展无关。( B )
A.正确
B.错误
解析:艺术发展和物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但归根到底经济是决定文艺发展
的(3分)。
27.统治阶级的思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B )
A.正确
B.错误
解析:马克思是就劳动的总根源提出的劳动创造了美,并不是说一切美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3分)。
28.托尔斯泰不了解无产阶级的生活,作品中充满矛盾,所以无产阶级没有必要学习托尔斯泰的作品。( B )
A.正确
B.错误
解析:托尔斯泰作品中的矛盾就是集中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革命的特性,无产阶级学习它有助于对那个时代的了解(3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9.简述希腊艺术的永久魅力。
答:
第一,希腊儿童是正常的儿童,能够把当时时代的面貌反映出来;
第二,希腊艺术是一去不复返的那个时代的反映,为后世希腊艺术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30.列宁是从什么角度分析托尔斯泰作品的?
答:
第一,革命的性质;(3分)
第二,革命的动力。(2分)
31.马克思是怎样论述艺术是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的?
答:
第一,马克思把艺术看成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肯定了艺术反映现实,认识现实并表达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的意识形态;(2分)
第二,艺术同宗教等一样,具有形象化的特性;(1分)
第三,艺术和宗教、实践精神等认识方式又有所不同。(1分)
32.为什么说动物不能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
答:
第一,动物的生产只有“物的尺度”,是从自己的生物属性出发进行的生产,是片面的、狭隘的生产:(2分)
第二,人的生产具有“物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具有将内在尺度加到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上的能力,因此人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生产。动物则不能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3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3.谈谈你对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的理解。
答:
第一,劳动创造了从事艺术创作的主体——人;
第二,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劳动过程中逐渐得到提高的;审美心境也与实践水平密切相关。
34.试述毛泽东关于普及与提高的观点。
答:
第一,普及与提高的标准是一致的;
第二,在当时的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
第三,普及与提高又是密切联系的,相互促进的。
35.邓小平是如何论述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的?
答:
第一,人民需要艺术;
第二,艺术更需要人民。(包括创作者要深入生活、艺术为谁服务的问题等)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5 四川自考网(Sc.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四川自考网(Sc.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